尼康 TS2 顯微鏡是一款常用于生物學研究的儀器,以下是使用它觀察動物細胞細胞器的一般步驟:
尼康 TS2 顯微鏡樣品準備
細胞培養(yǎng):選擇合適的動物細胞系,如 HepG2 細胞(人肝癌細胞系),在細胞培養(yǎng)瓶中使用含 10% 胎牛血清、1% 雙抗(青霉素 - 鏈霉素混合液)的 DMEM 培養(yǎng)基,置于 37℃、5% CO?的培養(yǎng)箱中培養(yǎng)。
細胞固定:當細胞生長至匯合度約 80% 時,棄去培養(yǎng)基,用 PBS 緩沖液輕輕洗滌細胞 2 - 3 次。然后加入適量 4% 多聚甲醛溶液,室溫下固定 15 - 20 分鐘。
細胞通透:固定完成后,吸去多聚甲醛溶液,用 PBS 洗滌 3 次,每次 5 分鐘。接著加入 0.1% Triton X - 100 的 PBS 溶液,室溫孵育 10 - 15 分鐘,使細胞膜具有通透性。
封閉:用 PBS 洗去 Triton X - 100 溶液,然后加入含有 5% 牛血清白蛋白(BSA)的 PBS 溶液,室溫封閉 30 分鐘,以減少非特異性結合。
抗體孵育:
吸去封閉液,加入稀釋好的特異性一抗,如抗線粒體的兔多克隆抗體(1:100 稀釋),4℃孵育過夜。
次日,用 PBS 洗滌細胞 3 次,每次 10 分鐘,以去除未結合的一抗。
加入相應的熒光標記二抗,如山羊抗兔 IgG - FITC(異硫氰酸熒光素標記,1:200 稀釋),室溫下避光孵育 1 - 2 小時。
孵育結束后,用 PBS 洗滌 3 次,每次 10 分鐘,洗去未結合的二抗。
細胞核染色:用含有 DAPI(4',6 - 二脒基 - 2 - 苯基吲哚)的染液對細胞進行染色,終濃度為 1 μg/mL,室溫下避光染色 5 - 10 分鐘。染色完成后,用 PBS 洗去多余的 DAPI 染液。
封片:在載玻片上滴加適量的抗熒光淬滅封片劑,然后將細胞爬片小心地轉移到載玻片上,蓋上蓋玻片,盡量避免產生氣泡。
尼康 TS2 顯微鏡顯微鏡設置
光源調節(jié):打開汞燈或 LED 光源,預熱 15 - 30 分鐘,使光源穩(wěn)定。根據熒光染料的激發(fā)波長,選擇合適的激發(fā)光濾光片組。例如,對于 FITC 標記的細胞器,選擇藍光激發(fā)濾光片組;對于 DAPI 標記的細胞核,選擇紫外光激發(fā)濾光片組。
物鏡選擇:根據觀察需求和細胞大小,選擇合適的物鏡。低倍物鏡(如 10×)可用于觀察細胞整體分布,高倍物鏡(如 40×、63× 或 100× 油鏡)用于觀察細胞器的細節(jié)。觀察細胞器一般使用 63× 或 100× 油鏡以獲得高分辨率圖像。
光路調整:
調節(jié)聚光鏡的高度和孔徑光闌,使光線均勻照亮樣品。對于高倍物鏡,適當減小孔徑光闌可提高圖像對比度。
在熒光觀察時,通過調節(jié)熒光光路中的反射鏡和透鏡,確保激發(fā)光準確照射樣品,且發(fā)射的熒光能有效被收集和成像。
尼康 TS2 顯微鏡觀察與分析
定位細胞:將制備好的樣品放在載物臺上,用低倍物鏡找到細胞群體,調節(jié)粗準焦螺旋和細準焦螺旋使細胞圖像清晰。移動載物臺,選擇細胞形態(tài)良好、分布均勻的區(qū)域進行觀察。
切換高倍物鏡:在低倍物鏡下確定觀察區(qū)域后,小心切換到高倍物鏡,注意避免物鏡碰到樣品。切換后,微調細準焦螺旋使細胞器圖像達到最佳清晰度。
觀察細胞器:根據熒光標記的顏色和位置觀察細胞器分布。如線粒體被 FITC 標記為綠色,呈點狀或短棒狀分布于細胞質中;細胞核被 DAPI 標記為藍色,位于細胞中央??捎^察細胞器的形態(tài)、數量、分布特點以及與其他細胞器或細胞結構的相對位置關系。
圖像采集與分析:使用顯微鏡自帶的成像系統(tǒng)采集細胞和細胞器圖像。利用圖像分析軟件,如 NIS - Elements 軟件,測量細胞器的大小、數量、熒光強度等參數,還可通過對不同熒光通道圖像的疊加和分析,研究細胞器間的相互關系和空間分布規(guī)律。